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视频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学***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了解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幼教工作来说能够更好的把握儿童的心理状态,知道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做,就能更好的应对各种情况。教育的进程本身很多就是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制定的。——心元素心理咨询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的表现可以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到幼儿的心理适应、情绪反应以及对新环境的反应。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常常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些反应可以归结为几个主要类型:
分离焦虑:这是幼儿与主要抚养者(如父母)分离时产生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2-3岁的幼儿由于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分离焦虑程度较高。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是分离焦虑的表现,这种焦虑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1。
情绪反应:小班幼儿的情绪性行为强烈,他们的行为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可能从哭闹到破涕为笑很快转变2。
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托育园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潜在的危机。幼儿可能因为离开父母可能带来的危险与对新环境缺乏控制而感到不安,表现出焦虑、彷徨、胆怯等情绪1。
学前心理学: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2、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4、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 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6、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7、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8、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9、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10、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1、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学前发展心理学:在内容上反映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新成果和新观念,不仅阐明了学前儿童认知、情感、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特点,而且揭示了学前儿童在交往、游戏及各类艺术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在结构上***用开架式,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分成编,每一编由具有灵活性的若干模块构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分别组合成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的儿童。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学前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其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2、相同年龄儿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遗传、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这一切说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包括:
①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本身的规律;
②制约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作用的规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学***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案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7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