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8阶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8阶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1、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Stage,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 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 其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设的命题,可以对***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同时儿童可以进行***设一演绎推理。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有8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人生不同的发展任务和危机,人在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相应的任务和危机以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具体的8个阶段分别为:婴儿期(0-):信任与不信任的阶段;幼儿期():自主与羞耻感的阶段;学龄前期(6岁):企业与罪恶感的阶段;中儿童期(6-岁):勤奋与自卑感的阶段;青春期(-岁):身份认同与角色模糊的阶段;早期成年期(-40岁):爱与孤独的阶段;中年期(40-65岁):关爱和创造的阶段;老年期(65岁至死亡):成就和虚无感的阶段
通过研究具体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危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和行为表现,认识自我,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发展
1,婴儿期,出生到2岁,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2岁到4岁,获得满足感,克服羞愧感和疑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又称游戏期,4岁到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
4,勤奋期,7岁到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现能力的发展
5,青年期,12到18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乱
6,成年早期,18到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7,成年中期,25到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8,成年晚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阶段:婴儿期(0~2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第二阶段:儿童期(2~4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第三阶段:学龄初期(4~7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第七阶段:成年期(25~50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8阶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8阶段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7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