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阶段教育认知的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幼儿园阶段教育认知的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儿童认知的发展的4个阶段的特点如下: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在9-12个月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消失时,儿童知道客体并非不存在,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客体不存在,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更高层次认知活动的基础,表明儿童开始在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但还不能用言语和抽像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即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思维中形成了守恒概念,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钟摆实验”儿童能够独自完成“钟摆实验”则表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心理都以确定不移的顺序经过各认知阶段发展。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这时婴儿只具有“感知运动性智慧”,开始协调感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还没出现表象和思维;婴儿开始能区分自己和物体,并进一步了解到动作与效果的关系等。②前运算阶段(2~7岁)这时表象和语言的信号性功能出现,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大大扩展了儿童的智慧活动能力。但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守恒”和“可逆性”,且自我中心比较突出。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时儿童有了具体运算能力,出现了“守恒”和“可逆性”。“运算”(operation)是皮亚杰的智力成长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运算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变换信息的一种特殊的智力程序,而且它是可逆的。但这个时期儿童的运算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时的青少年已有形式运算能力,其心理水平已接近成人。所谓“形式运算”,是“使形式从内容解放出来”,思维超出了所感知的事实或事物的具体内容,而朝着非直接感知的或未来的事物的方向发展。如根据***设对各种命题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等。
发展通常是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
发展心理学一般把人的心理发展分成认知和言语发展,人格、社会性和情感发展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
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的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他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
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
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到这一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词语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直觉中解放出来。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阶段教育认知的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阶段教育认知的特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7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