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三大目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三大目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加涅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了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
2.了解阶段
在该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在知觉过程中,学习者会依据他的动机和预期对信息进行选择,并把注意放在那些和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关的***上。
3.获得阶段
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进行了编码和储存。
4.保持阶段
以编码的信息将进入尝试记忆的储存器,这种储存有可能是长久的。
5.回忆阶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问世,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他以“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前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在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学和心理学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此时行为主义占优势,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教学改革实验。
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3、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4、完善时期(8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心理学得到了***展。教育心理学理论流派的分歧越来越小。一方面,认知派理论和行为派理论都在吸取对方合理的东西,两派都希望填补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另一方面,东西方心理学相互吸收互补。
5、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特点鲜明的学科,其交叉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交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1️⃣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深处,明白她有时候真的不是有心的
2️⃣自己的脾气也逐渐没那么暴躁起来,通俗一点来说,可以令自己修心养性
3️⃣和孩子的沟通多了,感情慢慢变得好起来,开始跟我分享她的事
我是心理学专业,我来分享一些简单的观点,帮助大家理解。过去,心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愈,但随着学科的不断完善,心理学的目标逐渐变化为增进我们人类的福祉。回到题目,从发展心理学来看,幼儿阶段并不是我们常常认为的我们毫无感觉,完全依赖于外界的状态。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对于幼儿的记忆几乎为零。这也造成了人们的理解偏差。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和学习,我们会发现,其实古人说的三岁看小,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在面对幼儿的时候,很多的行为其实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举个例子给大家:我们从一出生开始,我们的身体不断成长的同时,我们的心理素质也在不断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形成很多的心理素质和[_a***_]品质。当我们处于生理、安全需要时,如果亲人,尤其是父母不能及时给予我们食物和关爱的需要,我们往往会形成品质缺失,甚至出现自卑、效能低下等负性心理,成年后,也会因为这一部分的不足,持续影响行为模式。推荐一个心理学的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大家可以关注在幼儿时期,我们心理的发展变化。简单分享,欢迎关注
@柠檬心理
自然会有答案。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三大目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三大目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72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