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专业澳洲移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专业澳洲移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以为,他们放弃原居地的高薪厚职和舒适生活移民加拿大,完全是为了下一代﹔但子女的表现却未如理想。这些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徒然令子女留下阴影。
儿童心理学教育工作者冯琦表示,移民要承受生活、经济、语言以及个人发展等多方面的压力。家长牺牲愈高,对子女的期望就愈大。两代之间的磨擦与冲突如果恶化,一旦子女等到18岁离开家庭,部分家长就会崩溃。
父母要求太高,会令儿童丧失自信心。曾任多伦多教育委员的谭润棣认为,成功并不局限于狭义的学业成绩。教育是要培养个人有独立的人格。
移民的第二代接受本地教育,加上每日长时间与同学和朋友交往,很容易接受新的文化以及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但家长却仍然停留在高高在上的心态。谭润棣说,父母应该反省,多了解环境。到了11、12岁的反叛期,更要特别小心﹔如果感到两代沟通有困难,不妨让亲友从旁协助。
冯琦指出,中西文化对儿童的认同有很大差别。西方文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并且着重个人发展。父母认为关心是爱,每事必管,怕子***错而事事代为作主,以为是为子女着想。在学校和社会都被平等对待的子女,自然就觉得不被尊重。子女抱怨父母只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但却以框框限制心灵的空间。于是出现反抗的情绪。而且过度关心亦令子女无法从错误中学习。因此华裔儿童在认知和心智成长方面都较西方儿童慢。
代沟这种事情,只要你们的年龄存在着差异,那就一定会产生代沟的,因为每个年龄段的人所见到的经历的意识到的感受到的所体会到的东西都不一样,不是说只有中国有代沟,国外当然有代沟,比如说他们的果然发展和他们的孩子之间肯定也会存在着差异啊!
奈塞尔(1928——),英文名Neisser,一位出身于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先驱,因开创性的著作而被誉为认知心理学之父。
1928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三岁时随着父母移民美国。1946年他考入哈佛大学,先是主修物理学,后因受当时该校年轻教授米勒的影响而改学心理学。
1950年毕业后他进入斯瓦兹莫而学院,师从完形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柯勒教授,这无疑对他今后从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取得硕士学位之后,由于对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行为主义丝毫不感兴趣,他先是到麻省理工学院新成立的心理系学习,但很快发觉该系对信息理论的研究范围太窄,于是不久之后重返哈佛大学并于1956年取得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澳大利亚都有哪些好的留学学校?
我是留学李玲芬老师,其实澳大利亚的学校还是蛮多的,而且也有很不错的学校。
我们知道,很多学生去澳大利亚留学会说“八大”, 是的,澳大利亚是有八大的说法, 而且澳大利亚的八大也是澳大利亚排名前八的学校。
另外呢, 还会有学生听到:澳大利亚的学校分为:五星级院校、四星级院校、三星级院校、二星级院校以及一星级院校。星级越低学校的综合排名也越低。
结合上面说到的八大, 澳大利亚的八大都是五星级院校。
如果说, 想去澳大利亚留学, 想选择好学校, 那五星级的八大无疑是个好选择, 但是呢, 同学们也要注意, 看看自己本身的一个实际情况以及教育背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专业澳洲移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专业澳洲移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7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