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2岁以下儿童心理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12岁以下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儿童时期是人生开始的一个重要年龄阶段,一般是指从出生到十五周岁。儿童时期生理、心理发育很快,不同的月龄和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
因此,根据儿童各年龄段我们会分开,比如说,①婴儿期:是从出生到十二个月,这一年的阶段。②幼儿期:从儿童一周岁到三周岁,这个时期被称之为幼儿期。
③学龄期:儿童从三周岁到六七周岁这一段。④学龄期:儿童从六至七岁到十五周岁这一阶段,属于学龄期。
教育心理学把此分开,从六至七岁到十二只至十三岁之间,相当于小学生阶段。儿童基于学龄初的重大变化,是把游戏活动为主要的生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
这一时期的开始,使儿童从家庭或者幼儿园进入了学校,这是对儿童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主要是体现在能力和期望的矛盾状态,三周岁的儿童往往自主的能力有所增强,但是往往还不能够完全的随心所欲。
比如儿童在玩游戏或者玩玩具的时候,不能够完全的自主做到,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发脾气,儿童这个时候心理往往会有一定的挫败感,儿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第一个叛逆期。家长针对这个特点要及时的进行疏导、支持,如果儿童的能力以及期许是属于合理状况的,家长要及时的给予支持、鼓励。
好奇心强,儿童天生好奇,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觉得新鲜感兴趣,就想探求个究竟。因此,好奇心非常的剧烈,什么事都可能打破沙锅问到底,甚至就说,有些儿童会把一些玩具拆开仔细的来看,最好是能够满足他们的一个好奇心,认真对待的询问的问题并给出答案。
㈡、喜欢模仿,模仿是儿童的本性,通过模仿学习一些知识,对他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
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在两三岁会出现一个较大的转变,一般会遗留两岁前的心理特点痕迹,也会融入新的心理特点,比如新鲜事物的感官***。
3、3岁以后开始形成个性 个性:不稳定、不明显、易受影响 二、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6-12岁)
1、注意力:低年级孩子“无意注意”占优势,四年级以后孩子“有意注意”占优势。
2、记忆力(记忆力水平的发展)无意识记忆——有目的记忆——机械性记忆——意义记忆(理解记忆) 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方法记忆 3、思维方式不同
12岁的孩子更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他们很难长时间的关注同一件事情,凡是新鲜、具体、生动、形象新颖的对象,都能激起孩子的兴趣和吸引孩子的注意,这是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之一。
12岁孩子社会经验少,所以注意的范围相对也小,不是很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有实验中发现,12岁的孩子心里只能同时注意到2-3个客体,是成年人的一般,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状态,可能孩子在聚精会神的读书,却忘了正确的坐姿
3到12岁孩子的思维特点具有自我中心主义,他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围绕自己的需求而存在,不能从别人的观点来观察事物。
3岁多的孩子不会换位思考,并不是因为自私或者别的原因,这是这个年龄段必然会出现的思维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2岁以下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2岁以下儿童心理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7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