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遗忘曲线-幼儿遗忘曲线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遗忘曲线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遗忘曲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美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遗忘曲线揭示人类记忆的一般规律?
  2. 8岁小孩子的记忆曲线是怎样的?
  3.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哪一年?
  4. 正常遗忘的规律?

美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遗忘曲线揭示人类记忆的一般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 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儿童心理学遗忘曲线-幼儿遗忘曲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8岁小孩子的记忆曲线是怎样的?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 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哪一年?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1885年由德国科学家艾宾浩斯提出来的 ,它主要阐述了人的这个遗忘曲线 是根据时间的延长 而变化,这么一个坐标轴 ,画的这个曲线 ,阐明了遗忘和时间关系的对应关系,但这是一个广谱曲线,不适用一些特殊的记忆超常的人类

儿童心理学遗忘曲线-幼儿遗忘曲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个在心理学史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对记忆进行严格数量化的测定,二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886年他出版了《论记忆》一书。从此,记忆成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正常遗忘的规律?

1.提到遗忘规律就必须提到艾宾浩斯,他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高达到72%,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应及时复习,间隔一般不超过2天。

儿童心理学遗忘曲线-幼儿遗忘曲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关于如何防止遗忘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以了解下: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遗忘曲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遗忘曲线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