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0 3-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书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皮亚杰儿童心理学0 3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皮亚杰儿童心理学0 3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皮亚杰创立了什么儿童心理学理论?
  2. 幼儿守恒概念的形成过程?
  3. 心理学,皮亚杰把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皮亚杰创立了什么儿童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瑞士的著名心理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考察重点内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的建构主义发展观;二是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0 3-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书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儿童心理学理论”,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展。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幼儿守恒概念的形成过程

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称之为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其中守恒概念出现于具体运算阶段(6、7岁到11、12岁)。例如,两支等长的铅笔无论如何放置,它们的长度始终是相等的。儿童是通过可逆推理、两维互补和恒等性推理等思维形式获得守恒概念的。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获得不同守恒形式的年龄是不一样的,最早掌握的是数量守恒(6、7岁),接着是物质守恒和长度守恒(7、8)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9、10)岁,最后是体积守恒(12岁)。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0 3-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书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实验,那就是让尚未达到物质守恒的儿童亲眼看着一小碗牛奶全部倒入另一根试管内的全过程,接着问被试的儿童试管里的牛奶和原来碗里的牛奶哪个更多,几乎所有没有形成守恒概念的儿童都坚持是试管里的牛奶更多。

数量守恒实验

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一样多糖果,前后排列一致,让他们回答两排糖果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儿童一般都能回答正确。但是如果实验者把其中的一排扩大或缩小间距,改变其外观形态,然后再让儿童回答两排糖果是否一样多。小于7岁的儿童往往回答错误。而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却能坚定的认为两排糖果一样多。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0 3-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书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理学,皮亚杰把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心理都以确定不移的顺序经过各认知阶段发展。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Stage,0-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1岁)

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其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设的命题,可以对***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同时儿童可以进行***设一演绎推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皮亚杰儿童心理学0 3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皮亚杰儿童心理学0 3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