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确立我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确立我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普莱尔。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学前儿童心理学内容体系包括儿童认知发展、情绪与情感发展、社会与人际关系发展、性别认同与角色发展、语言与沟通发展、自我概念与自尊发展、道德与价值观发展等方面。
这些内容涵盖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他们的成长和教育提供科学指导。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而不分化的。无论是认知活动或情绪态度,发展的趋势都是从混沌或笼统到分化和明确。也可以说,最初是简单和单一的,后来逐渐复杂和多样化。
比如,新生儿不但对碰到他嘴唇的东西发出吸吮反应,对一切碰到他嘴附近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总共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初创,发展,成熟和完善。
一、独立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教育心理学》,后来又发展成为三卷《教育心理学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基础,因此被成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在桑代克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教育心理学的相关著作,但是大多数都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教育学问题,主要都是一些关于学习的资料,教育心理学中活跃着的是两种心理学的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相互对立,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思想,儿童心理学,学科心理学,弗洛伊德的个性及社会适应以及生理问题,还有程序教学的兴趣导致教育心理学成了一门比较混乱的学科,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争论也相对平缓,虽然行为主义也开始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但是还是缺乏一种核心的理论体系来领导混乱的思想,因此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开始趋于集中化,开始出现了公认的集中研究方向,教学心理,学习心理,评定测量以及课堂管理,教师心理这些内容都相继出现并且形成了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至此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式形成,而且开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教育心理学发挥其功能,为学校教育服务,随着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的发展 ,认知主义逐渐被人们认可,人本主义也走上历史舞台,为教育心理学贡献其力量。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随皮亚杰和维果斯基思想的传播,人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化综合,开始由学习理论转向了学习心理中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等的发展,而且这一时期,建构主义的兴起为人们研究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让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更加的完整,并且为实践做了更好的指导依据。
因此,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建立学科到内容混乱再到形成一个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最后到完善深化的过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确立我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确立我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7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