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考试的内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考试的内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100分。外国语:英语一、英语二或俄语、日语,统考外国语以外的其他语种,主要是由单位自主命题,100分。
2、专业课: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共300分,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其中普心能占到100分,实验占60分,发展和教育占70分(发展多于教育),统计和测量70分。
心理学的考试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基础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心理学的发展史,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及想象,意识与注意,需要与动机,情绪、情感和意志,人格。
2、发展心理学:包括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简史,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发展心理,童年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年期的心理发展,中年期的心理发展,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3、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心理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化与自我,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态度,沟通与人际关系,社会影响,爱情、婚姻与家庭。
4、心理测量学:包括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测量与测量表,测验的常模,测验的信度,测验的效度,项目分析,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心理测验的使用。
5、变态心理学:包括变态心理学的对象,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常见精神障碍,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关于健康心理学,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压力与健康。
6、咨询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的简史,我国心理咨询师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婚恋、家庭心理咨询,性心理咨询。
第二部分《技能操作》: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验技能
心理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综合素质》(中学)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个科目,笔试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结合面试一并考核,笔试时只需报考301、302。
《综合素质》(中学)主要考查心理教师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心理教师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德育、中学课程、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内容:常见的感知规律
1.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清晰的感知。
常见现象:雷鸣电闪容易被感知,昆虫的活动,如蚂蚁行走的声音难被觉察。
教学启示: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当地提高感知对象的强度,并要注意那些强度很弱的对象。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到抑扬顿挫,突出低强度但是重要的内容。
2.差异律: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对象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这是针对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而言的。
常见现象: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点红就很容易被感知。鹤立鸡群,较高的鹤容易被感知。相反,在白幕上印白字,则几乎无法辨认。
教学启示:在板书设计,教材编排时应该突出感知对象(例如重难点内容)和背景之间的差异。
3.对比律:凡是两个显著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事物,就容易被清楚地感知。
常见现象:高矮、大小、黑白对比。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7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