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小学儿童心理学实践报告-小学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学儿童心理学实践报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学儿童心理学实践报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教师如何把教育心理学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2. 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教师如何教育心理学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所有老师都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这样才能更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因势利导,教育得法。

特别是对于逆反期的孩子,更应该懂得运用教育心理引导学生,而不是,对孩子的错误一味的指责训斥,对孩子的内心了解,才能够有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儿童心理学实践报告-小学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是懂得教育心理学还是不够的,一个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乐观的性格,和正常的心理,积极向上的态度,热爱学生,这些都是具备优秀教师的所具备的条件。教师心理不健康,直接会影响到学生。所以,学习心理学,也有助于教师对自我心理的认识。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结合教学中具体实践,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探讨尊师是信师的前提,这一观点时,大家围绕如何赢得学生的尊重,这一主题深入探究。结合教学实际,一致认识到:教师自身的师德、教师的学识和基本素质,是学生尊师必备条件。

小学儿童心理学实践报告-小学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工作中,教师在这两方面下足了功夫,收获颇丰。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师生"顶牛"的现象,有时局面十分尴尬。心理学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思想,使大家开了窍,工作中,老师们如法炮制,平时遇到的难题,果然迎刃而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永远是致胜的法宝。需心学习,走近学生,才能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小学儿童心理学实践报告-小学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是想利用心理学来管学生呢,还是想利用心理学来帮助学生成长?用爱你基本都可以感化他们,毕竟他们到底还是孩子,没接触过社会。但关键是你不一定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投入,还是多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上,也不看看自己一个月才拿几个钱,操这份心干嘛。

社会心理学意义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指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个体社会化过程,交往,言语发展,伙伴,家庭和居住环境学校个人的影响等。在社会群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群体交往结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攻击行为、风俗习惯文化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 ;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 ,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 ,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 ;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_a***_]童心理学实践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学儿童心理学实践报告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